拔牙作为一种麻醉下进行的外科手术,如果在术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,遇到各种情况时没有应对方案,则会使医师陷入尴尬的境地,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。因此在拔牙前必须确定术式,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,采用适宜的麻醉方法,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也要做好准备。

(一)术式的选择
牙齿和牙根的解剖形态各具特色,并具有一定规律,比如:上颌第一前磨牙双根情况并不少见,甚至有三根情况;下颌第一磨牙多位近远中排列的双根,但远中有时可见到颊舌向排列的双根;牙根变异最多的是上颌智齿,可见单根、双根、三根甚至多跟的情况。此外,牙根的弯曲方向和角度也应引起重视,牙齿脱位方向应与牙根弯曲方向一致,如远中弯曲的牙根应向远中方向脱位,否则可致牙根折断。牙根弯曲角度过大应注意根折的可能。所以,拔牙术前应参照X线片了解牙根数目、牙根形态、牙根弯曲状况、是否有根端膨大、是否存在牙根与牙槽骨粘连等,做好术前的治疗准备工作。
(二)器械选择
拔牙器械分工详细,应根据牙位和术式预先做好准备,以便在拔牙过程中充分发挥其效能。

(三)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选择
牙槽外科需要可靠的麻醉效果。大多数情况下,牙槽外科手术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。当然,镇静术的开展可使患者受到更舒适的治疗。
(四)拔牙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
拔牙后反应指组织对拔牙创伤的正常的应激反应,如疼痛、肿胀、开口困难等。拔牙术中操作应尽量轻柔,减少组织创伤,以减轻拔牙后的反应程度。并发症指与手术直接相关的病症,如出血、感染、干槽症等,术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,正确使用拔牙器械,彻底清除拔牙窝内炎性肉芽组织,保护牙龈及邻近软组织,注意牙槽突骨折的可能,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。